|
氢鹏科技-北航共建校外人才培养基地首期生产实习圆满结束为聚焦国家需求和产业创新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迫切需求,探索校企联合育人新模式,本着“优势互补、协同创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原则,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氢鹏科技(浙江)有限公司于2024年共同建立人才培养实践基地,旨在培养和储备一批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视野和引领产业快速发展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建成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共同体。 氢鹏科技总部位于浙江省新昌县,是一家专注于各类氢动力航空器研制应用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以领先的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引领发展,覆盖燃料电池部件生产、氢动力系统研制,氢动力航空器整机开发应用全产业链。公司研制的超长航时氢动力无人机将续航时间提升5-10倍,解决了传统无人机续航能力严重不足的痛点问题,量产氢动力无人机型号获得多项行业奖项,并参与制定多项相关国家标准,致力于成为氢动力无人机的全球领航者。 2024年6月30日,氢鹏科技迎来了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他们正是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6位大学生,在流火的七月,他们即将展开为期两周的暑期生产实习(社会课堂)活动。 为迎接北航学子来公司实习,公司提前做了细致准备。比如公司根据实习生专业安排了氢动力相关的理论课和科学讲座、氢无人机设计及装配测试环节实操、氢无人机外场应用体验、丰富多彩的户外拓展活动和文旅科普活动等。确保实习生不仅零距离接触科技前沿技术,还能实际参与到型号的研制生产环节,真正做到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效果。 图1:低空经济专家座谈会 学习前沿技术,增强实操能力 短短的两周时间里,学生们从生动活泼的“氢能的奥秘”讲座中初识氢能,见识了行业领先的氢动力无人机并了解其主要构成,动手实践了氢动力无人机装配与测试,深刻理解了相关的理论与技术。 在此基础上,年轻的学生们在实习老师的指导下自主设计了一款的氢动力无人机,设计续航时间达到行业领先的4个小时,孩子们给它起了一个颇具新昌本地特色的名字——“天姥”号。 同学们将设计方案中的创新点提炼出来形成了专利初稿,并计划在带队老师的支持下完成申报,这将是他们人生中的第一个专利。他们还计划将他们设计的型号做成实物进行后续的试飞。就像其中一位同学说的:“这些经历丰富了我们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结合实际应用,描绘职业未来 实习期间,除了丰富的学习内容,公司凭借在当地低空经济领域的影响力还为实习生安排了应用讲解和院士座谈。 7月2日,在新昌县科学技术协会和我司的安排下,实习生来到了新昌高创园参加低空经济院士座谈现场,(中国科学院院士,飞机寿命与结构可靠性专家)闫楚良院士在现场跟实习生亲切合影留念并鼓励各位实习生。在后续同学们提交的心得报告中,我们了解到,本次的座谈也为实习生未来从事低空制造产业和氢无人机播种了职业规划的种子。 7月5日,新昌县公安局巡特警大队有关负责人为北航学生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警务应用座谈会,通过各类巡查视频、警务应用展示等内容,深入浅出的讲解了无人机在警务上的广泛应用。同学们听得兴致勃勃,期间,双方还产生了很多互动和共鸣。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实际应用中目前遇到的问题,都能通过同学们的智慧一一解决。 此外,在本次社会课堂的素质拓展环节,公司组织学生们参观了新昌县未来科技馆和博物馆,游历了天姥山和大佛寺,顺便逛吃了南街碳水王国。同学们纷纷感叹我们这个小县城有山有水有美食,有人有才有科技。 在生产实习的结尾,学生们团结协作,设计渲染、技术报告,专利撰写、实践记录和总结、制作ppt和宣传视频等,每个人都各司其职,紧锣密鼓的策划着本次结业仪式。 本次社会课堂的结业仪式于7月12日下午举行。新昌县委组织部、新昌县科协、新昌县公安局巡特警大队有关负责人及企业代表等出席了本次仪式,对结业的同学们表示了祝贺,并为各位同学颁发结业证书。 2024年氢鹏科技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建本研一体人才培养基地,首批实习生顺利结业,本次生产实习圆满结束。后续,氢鹏科技将与北航展开更为紧密的产学合作,促进更多行业领域人才在新昌落地,为新昌低空经济发展贡献更大的能量。 |
分享到:
Phone: 400-000-0000
E-mail: 123456@12a3.com
Adress: 北京市朝阳区xx大厦1001
Copyright @ 2018 . All rights reserved.